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体育强州的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01-07 作者: 来源: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体育强州的实施方案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省属驻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着力提高全州各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发展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2236号)精神,经202314日州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现行示范区的战略大局出发,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体育强州,奋力开创甘南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目标要求

2025年,夯实体育强州建设基础,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顺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运动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3‰以上;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更趋合理;体教融合不断深化,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得到有效推进;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8亿元,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成为凝聚群众向心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州。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1.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3.5‰;竞技体育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三大球”水平明显进步,我州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能够参加全国全省体育项目竞赛并在赛事中创造佳绩,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体教融合工作进入新阶段,青少年养成健身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全州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2亿元;全方位展示中华体育文化传统,传播体育文化正形象、正能量。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基础

1.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面实施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四个一”提升工程,即州级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或滑冰馆、全民健身中心等121中心设施完备,空缺项目尽快建成(游泳馆或滑冰馆),县(市)级建成体育场(足球场及标准田径场)、健身广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211中心,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开展4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健身场馆。落实城市居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建立与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制定州、县(市)体育设施建设布点规划,落实分年度实施计划。坚持州级功能优化、提档升级,县(市)级达标建设、突出特色,乡镇(街道)级公平均等、便捷普惠,社区行政村级配套完善、实用适用的原则,规划建设贴近群众方便可达的健身长廊、健身广场、健身步道、骑行道、公共体育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设施,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到2035年,县(市)级建设完成1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1个体育公园、1个公共体育场(足球场及标准田径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1个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因地制宜建设1个可开展球类运动的多功能运动场。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和企业资金等方式建成滑雪场、滑冰场和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扩大公共体育场馆低免开放覆盖面,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强对公共健身器材配建的监管维护,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完好率和使用率,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支持第三方对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鼓励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现有健身设施。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组织开展新年(重阳)登高、毛泽东题词日、全民健身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全民健身在陇原、全民健身大拜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主题活动。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支持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积极举办“三大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不断满足群众观赏和参与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的精神需求。积极培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实现“一县一品”、“一乡一特色”。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广举皮袋、押架、射箭、藏式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大做强“迭部国际大力士中国公开赛暨安多地区‘腊子口杯’则巴邀请赛”、“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拔河节”、“碌曲锅庄舞大赛”、“藏地传奇山地自行车赛”、“甘加高原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品牌赛事。

3.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加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全民健身队伍建设,引导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下沉社区、乡镇,积极参与各类健身赛事活动,不断增强活力。积极发挥体育总会和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活动、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立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运行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维护人民群众参赛安全。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对新型项目的体育社会组织在赛事创(承)办、宣传推介、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4.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强化国民体质监测运动处方数据库管理应用,开展健康指导、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州、县(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每年人数不少于2000人。持续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和继续教育,州级每年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各县(市)每年至少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备专兼职体育管理人员。积极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大力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全面推进健身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体育“六进”活动,加大全民健身方法和赛事活动的指导,提高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水平。积极培育和鼓励引导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和平台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科学健身服务。

5.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将全民健身作为主动健康的重要手段,促进“治未病”,减少亚健康。加大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居民国民体质监测力度,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体质特点,开运动处方,及时有效地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普及和提高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科学理念,打好“体医”组合拳,努力让更多群众共享科学锻炼成果,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6.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体育行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补齐乡村体育发展短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培育乡村经济增长点。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升乡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用,服务农村百姓民生福祉。创新乡村体育发展模式,打造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新亮点。

(二)发挥高原特色优势,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7.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遵循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托高等院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州级传统项目运动队;依托体育协会建设大众项目运动队;依托单项协会、高等院校、企业和俱乐部建设“三大球”“三小球”运动队。大力推进冰雪运动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我州实际的冰雪项目发展路径,支持各级中小学形成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合作建设运动队,积极承办高水平职业比赛。严格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和管理,规范运动员交流程序,杜绝在体育竞赛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体育规则。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健全完善反兴奋剂工作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参赛环境,保障运动员的参赛权益。

8.调整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巩固和保持优势项目,挖掘和培育潜优势项目,推动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均衡发展。坚持“保持优势、重点突破、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重点发展田径、摔跤、柔道、足球等传统优势项目,着力提高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潜优势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普及排球、网球运动,探索发展冰雪项目运动。扩大我州运动员在国家和省级赛事中的参赛项目面,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9.构建科学有效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积极探索适合甘南的体教融合发展道路,大力培育全州青少年体育组织,积极申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倡导青少年体育组织打造体教融合的精品赛事活动。完善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合办赛的竞赛体系,制定年度赛事计划,公开发布赛事活动,定期举办学生(青少年)运动会和体育竞赛,州级每3年、县(市)级每年1-2年举办一次学生(青少年)运动会。充分利用冬夏令营活动,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组织与社会、学校、家庭的链接平台,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全州青少年优质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以业余训练网点为重点,以传统体育学校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为补充,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努力促进现有训练项目协调发展,坚持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并重,传统项目和新设项目并举,在重点抓好我州田径、柔道、摔跤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花精力抓好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棋类、幼儿体操、武术等传统项目,培育小轮车、轮滑、攀岩等时尚项目,全面提升我州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扩大竞技体育优势。

10.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联合教育部门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加强训练网点建设,探索与县(市)体育行政部门共建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业余训练为抓手,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各级训练网点为重点,全面拓宽优秀体育人才选拔渠道,力争每年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5-10名优秀体育苗子。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切实做到每个学生至少喜欢一个体育项目,每个班级至少组织一个体育活动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拥有一支特色运动队,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运动会。探索建立“一条龙”人才体系,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11.加强专业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体育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科研教育和管理等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办法和优秀运动员安置办法,加快专业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强教练员队伍梯队建设,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强化基层教练员业务素质。扩大裁判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裁判员执裁水平,培养更多国家级、一级、二级裁判员。提高体育系统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水平,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

12.依托民族文化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开拓思路,依托我州自然环境资源、民族体育文化底蕴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集群众性、竞赛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独具甘南特色、甘南标签的精品活动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体育各类优惠政策,拓宽体育市场,进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体育,进一步提高企业打造体育品牌的意识,完善打造健身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竞赛表演、高原基地服务、户外运动等特色体育产业带。实施“体育+”战略,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集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消费为一体的体育产业综合体。

13.积极创新推进各类体育项目开发。丰富体育赛事供给,鼓励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性项目,提高各类体育项目的互动性、趣味性。重点区域建设一批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项目,进一步推动自行车、轮滑、露营、户外运动等新型健身休闲项目,通过赛事活动搭台,进一步开发和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和体育服务业等体育周边产业;努力完善山地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营地、滑雪场等体育设施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积极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

14.激发活力逐步刺激体育市场消费。发展民族文化元素为主体的体育活动项目,继续打造“迭部国际大力士中国公开赛暨安多地区‘腊子口杯’则巴邀请赛”、“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拔河节”、“碌曲锅庄舞大赛”、“藏地传奇山地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精品赛事,培育体育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产品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发展时尚体育消费,建立以赛事聚集产业要素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鼓励使用各类促销手段,促进各类体育消费,发展时尚体育消费,培育竞赛观赏消费,持续推动体育用品领域消费。

15.加强监管规范发展体育彩票市场。根据《彩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体彩市场监管,规范我州体育彩票发行销售,积极拓展优化销售渠道,提高管理服务和营销水平,改善销售设施和装备。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强化风险防控和技术保障,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确保体育彩票市场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断促进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加大体育文化宣传。各县(市)体育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要深入挖掘甘南体育文化的代表元素,加强对甘南传统、民族、民俗、地域体育文化的表达和阐述,丰富甘南特有的体育精神,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积极组织各级体育组织挖掘和打造运动项目文化,加强宣传和推广,发展项目人口,提升体育魄力。重视体育文档、体育档案、体育文献等普查、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数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体育年鉴、大事记和体育志,记录体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史,以体育作为纽带,最大程度地向外宣传和推介甘南,讲好甘南故事,传播甘南声音。

17.弘扬优秀体育文化。发挥好体育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祖国至上、拼搏奉献的体育故事,树立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体育价值观。重视抓好举皮袋、押架、射箭、藏式摔跤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利用、传承和推广。鼓励各级各类媒体增加或开辟体育节目、专栏,宣传普及健身知识。

18.培育民族特色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甘南民族、民间、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推广,积极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广电工作者创作体育作品,挖掘甘南体育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拓展报刊、电视、网络宣传渠道,构建融媒体宣传平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积极参加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甘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具有甘南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体系保障。将体育强州工作纳入全州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体育改革发展重点事项,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体育强州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体育部门与发改、财政、人社、民政、教育、文旅、自然资源、乡村振兴、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民委、市场监督管理、卫健委、住建、融媒体、商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会商协同机制,强化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共同推动体育强州发展。

(二)强化监督检查考评。将加快建设体育强州工作纳入州、县(市)、镇(乡)三级行政部门考核内容,完善评价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让体育强州为甘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三)强化基层力量保障。依托乡镇(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确保有专职体育工作人员从事体育发展工作,每个村(社)明确1名体育工作人员。加强体育工作者能力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

(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立完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安排所需经费。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对公共体育事业的投入,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体育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强州建设,形成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格局。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宣传组织报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多角度广泛宣传各类体育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获奖成果,努力营造崇尚人人体育共创美好生活的社会环境,不断做大做强甘南体育品牌,推广创新甘南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做法、新成效、新经验,提升公众认知度、认可度和公信力。

相关文档

   链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体育强州的实施方案》起草说明


上一条: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南州承接省政府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一条: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的通知

手机扫描直接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