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桑科草原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牛肥羊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51岁的藏区居民久美在自家草场上,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十一”长假前两天,每天都有近百名游客来到他的“藏家乐”,吃肉、喝茶,欣赏草原的风光。
“这两天每天都有上千元的收入。”久美环视一圈由帐篷、玻璃房、凉亭构成的“藏家乐”后,自豪地说:“以前放牧,一年忙到头也就挣3万多元,开‘藏家乐’,忙活三四个月就能挣10万元。”
久美的家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桑科乡日芒村。他原来是一名普通牧民,一家5口人,180亩草场,最多时有130多只羊和50多头牛。
近年来到甘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3年,久美和弟弟联合办起一家名叫“温馨”的“藏家乐”,经营藏包、蕨麻米饭、奶茶、牦牛酸奶等藏式饭菜。
“内地有农家乐,我们这裡叫藏家乐,又是牧区,也叫牧家乐。”久美告诉记者,7、8月的旅游高峰过去了,但“十一”长假期间游客依然很多。
高原上的桑科草原尽管已经泛黄,但美丽依然,一条两三米宽的小河蜿蜒着从温馨牧家乐穿过,河上搭着木板,河水清浅,水中有不知名的小鱼游来游去。
“我们每年6月开张,‘十一’过后歇业。挣钱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但还是比放牧强多了。”久美说,今年旅游旺季时游客特别多,包房经常坐满,就在草场上临时铺上垫子迎客。
这两年,藏家乐成为久美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羊牛数量分别降到目前的50多只和10多头。
夏河是著名旅游地区,有“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和被称为中国最美丽草原之一的桑科草原。
在桑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草原上,散落着众多像温馨一样的藏家乐。只不过,温馨在草原更深处,去乡镇两三公里,由篱笆圈成的草场面积三四亩,里面有13座帐篷屋、玻璃房和凉亭和1座彩钢搭建的厨房。
夏河县旅游局副局长郑晓敏说,今年上半年到夏河的游客达到100万人次,目前全县共有136家藏家乐,许多藏族农牧民通过藏家乐实现脱贫致富。
久美说,他和弟弟开办藏家乐第一年,没有名气,规模也小,收入不到两万元,但去年就变成15万元,今年已经收入近20万元,相当于每家10万元,是过去放牧的3倍多。他和弟弟都买了小汽车。
3年来,久美和弟弟为藏家乐投入30多万元,明年准备建一个小型旅店,把客人留住一晚,收入能增加一倍。。
在久美看来,旅游能更好地保护草原,因为可以减少过度放牧。“草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保护好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我们的生活才能蒸蒸日上。”久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