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助推全州大生态大景区建设顺利开展。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大生态建设。组织实施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建设规划项目、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努力恢复天然草原植被。2010年以来,全州共投入15.6亿元,完成草原规范化承包到户3778.78万亩,依法划定基本草原3816.55万亩予以重点保护,划定禁牧草原887万亩,推行草畜平衡草原2855.48万亩,已从草畜平衡区核减超载牲畜136.475万个羊单位;退牧还草工程建成舍饲棚圈4000户,退化草地补播改良65万亩,建植人工饲草地12.77万亩;黄河规划项目综合治理鼠害草原345.25万亩,开展鼠害地补播改良20.35万亩,综合治理沙化草原4417.69亩、黑土滩型草原20.5万亩;建成国家级草原资源固定监测点7处。清理劝退违法采挖野生植物和挖沙取土等人员3000余人次,向未经批准征占用草原的工程建设和矿藏勘查开采企业送达告知书20余份,征收到天然草原植被恢复费80万元。据监测,2014年全州天然草原平均草群高度为15.2cm,草原植被盖度为96.7%,实现了草绿、水清、天蓝,牛羊遍地的目标。迭部县扎尕那村被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名俗村),玛曲草原被认定为2014中国美丽田园(草原景观)。
加大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不断推进农牧村空气质量建设。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投资8700万元集中建成各类畜禽养殖场(小区)191个,其中牛羊育肥小区125个、奶牛养殖小区9个,生猪、肉鸡、蛋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57个。2014年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0.42万吨,处理利用量0.24万吨,利用率为57.14%。2015年计划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控制在0.43万吨以内,处理利用量达到0.31万吨,利用率达到72%。大力开展农牧村能源综合配套建设,全州累计投资2.25亿元,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3.5万户,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沼气6处,推广太阳灶5.55万台,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1.14万台,节能炉3.23万台,节能灶炕0.65万铺,光伏电源系统1.1万多套。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4年全州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86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25万亩,发放配方肥40吨。经测算,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5元,有效遏制了耕地土壤污染。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争取省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和贷款贴息5万元,扶持夏河县安多益华塑业有限公司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生产线一条,推动全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14年,全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75%以上。积极发展循环农牧,全州已建成以沼气为纽带,上连暖棚养畜,下连设施蔬菜大棚为一体的循环农牧业示范点24处,示范户354户。同时,投资20万元在临潭县冶力关镇关街村、卓尼县纳浪乡朝勿村和夏河县曲奥乡前光滩村实施了乡村清洁示范工程和农村清洁示范村建设,开展了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工作,三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整体提升。(记者 张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