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州政府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政府要闻
全民齐心保家园——夏河县全力开展“8·22”暴雨泥石流灾害掠影
发布日期:2016-08-26 作者: 来源:甘南日报
  夏河县“8·22”暴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县城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及僧众、武警部队、消防官兵众志成城,抢险救灾,全民齐心抗击巨大的自然灾害,在重点受灾区全力开展排险救灾和灾情核查工作,使灾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
  第一时间紧急应对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第一时间调集武警、消防官兵与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重点区域核查灾情、疏导群众,全力开展防灾救灾工作。紧急成立“8.22”暴雨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下设交通抢险疏导组、民政救灾及灾情统计核查组、医疗卫生救治组、电力抢修组、通讯保障组、地质灾害排查组等十三个工作小组。主要领导和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县直各单位干部职工、拉卜楞镇、达麦乡干部群众、驻夏武警部队、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一线指挥救灾,参与抢险,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中,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共建美好家园。县城及大夏河沿岸乡镇共转移疏散群众4000余人,110名因灾伤病人员住院接受治疗。由于县委、县政府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部署,采取措施得当,全民反应迅速,为抢险救灾工作争取了主动,全县抢险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全力以赴抢险救灾
  1000余名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与180名武警部队、消防官兵立即行动起来,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共建美好家园。他们在来周村、洒哈尔村、雅格塘、昂去乎、上唐乃合等受灾区域清理街面和巷道里的淤泥,有的拉运垃圾淤泥,有的清洁路面。尽管他们满身泥泞,汗流浃背,但他们全然不顾,看着一条条道路被清理干净,他们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幸福的笑容。
  交通、道路部门连夜组织人员、机械对冲毁道路和桥梁开展抢修工作,抢修国省干线被冲毁路段13处,清理路面泥砂8000余方,各条道路已全线抢通;组织干部职工和各方力量按照划分区域全力清除淤泥,疏通排水管网;出动武警、消防官兵,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参与清理工作,出动大型机械54辆,运输车辆近200辆,清理杂物、淤泥20000余方;特别是达麦乡326名群众发扬“大灾无情、人间有爱”的优良传统,自发组成党员救灾先锋队,出动农用车86辆、挖掘机4辆分赴县城及重点区域支援救灾;暴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曲奥乡组织19名党员及群众,调运农用车14辆奔赴受灾区域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县卫计部门紧急抽调防疫人员深入受灾一线持续开展防疫消杀工作,确保灾情之后不出现疫情。
  拉卜楞寺部分地段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路面多处塌陷,400余户僧舍进水,150余户僧舍及院墙倒塌,拉卜楞寺内巷道、广场、排洪沟渠、佛殿院内多处被砂石堵塞、淤泥覆盖,清除工作量大面广,给僧俗群众出行及外来游客进入拉卜楞寺游览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指派武警及消防官兵,动员全寺僧人及周边群众对寺内的淤泥和砂石进行清除。经过近两天的全力奋战,截止24日15时,除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附近山体滑坡堆积的砂石外,其余部位的砂石和淤泥已全部清理完毕,现已转入清扫冲洗阶段,寺内正常诵经及游客游览等已全部恢复正常。
  8月24日上午11时,夏河县防汛指挥部接到5名游客求救,3辆陕西牌照车辆因“8·22”暴雨泥石流灾害被困在拉卜楞镇洒哈尔村巷道中间,1名孕妇、1名儿童及其他人员被困在洪水中,当时就被救援人员解救。接到求救信息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派干部职工及当地群众,出动挖掘机及5辆兰驼农用车前去解救。经过2个小时的清理奋战,3辆汽车被安全解救。游客对夏河县委、县政府的及时行动、全力救援表示十分感谢,游客现已踏上返程之路。
  妥善安置灾民生活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查看灾情,疏散受灾群众,截至目前,县委、县政府组织受灾乡镇对受灾群众通过投亲靠友妥善安置200户,对房屋倒塌或危房的在县体育馆安置50户,在县救助管理站安置7户,通过开展生产自救、地质灾害隐患排险后入住121户;县政府已下拨救灾资金103万元,全力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县四大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受灾点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及时妥善将受灾群众安置到临时救助点和过渡房;紧急调集发放帐篷80顶、被褥174套、方便面270件、饮用水120件,确保了受灾群众生活需求;目前,灾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群众情绪稳定,各项后续救灾救援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上一条:夏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下一条:洁净船城美如画——卓尼县抓环境卫生整治树文明形象纪实

手机扫描直接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