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随步移、剑随身行,太极剑表演灵动飘逸、刚柔并济;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广场舞表演热情奔放、活力四射;二胡声声、琴声悠扬,戏曲演唱字正腔圆、韵味醇厚……在春日和煦暖阳的沐浴下,合作市香巴拉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人气火爆,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纷纷登场,歌声、掌声、欢笑声响彻九霄。这是我州文化惠民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日益活跃的一个真实写照。
“十二五”期间,我州抢抓机遇,在加快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城乡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带来的实惠。
基础建设高歌猛进
“十二五”期间,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丰盛的文化大餐,我州统筹城乡、整合资源、裂变优势、加大投入,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继实施了一大批重点文化场馆建设,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多点辐射”遍布城乡的文化网络格局。
寒冬时节,走进临潭县古战乡古战村文化大院,记者看到农家书屋、文化室、乡村舞台等一应俱全。“以前,大家的娱乐就是搓麻将,现在天天都要来大院‘报个到’,看看书、下下棋、跳跳舞,生活比以前有趣多了。”杨贵才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建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已成为村民们休闲健身活动的好地方。
在文化惠民工作中,是一个个闪亮的数字:完成了9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并配送了基本设备,建成了670个农牧民书屋和122个寺庙书屋,做到了建设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州县文化单位、文艺专业院团、民间文艺团体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年均演出达1000场次,公共服务280多万人次,扎实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文化服务,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精品创作花繁叶茂
2015年10月22日晚,由州藏族歌舞剧院历时3年创排的大型安多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走进首都北京,亮相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为观众送上了一台盛大的视觉盛宴,这是建州62年来首次参加全国性规格戏剧会演。
“十二五”以来,州、县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各类赛事节庆活动为契机,立足地域和文化资源优势,创排了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作品,不断繁荣舞台艺术。大型藏剧《江孜烽火》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及第二届戏剧红梅奖大赛”中获综合表演二等奖和编剧等12个单项奖。大型歌舞剧《梦回拉卜楞》《梦幻拉尕》曾多次参加全省文艺调演。舟曲县2012年新创排的《感恩祖国——灾后恢复重建大型文艺演出》,2013年建州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美丽甘南·幸福家园》、大型歌舞诗乐《九色秘境》和千幅唐卡展、第二届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甘南文化产品集中展深受观众好评。同时,各县市新创了歌曲、舞蹈、小品等一大批精品节目,其中《赛马称王》节目赴北京录制“我要上春晚”舞蹈选拔活动。以我州为文化历史背景的电影《青稞熟了》《甘南情歌》《云中的郎木寺》《卓尼土司》《迭部恋歌》开机上演,其中《甘南情歌》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碌曲县被中国舞蹈家协会评为“中国锅庄之乡”。藏语译制片《新水浒传》在第十五届全国藏语广电节目评析会暨第三十届全国藏语广播优秀节目交换会上再次荣获影视译制类二等奖。
保护修缮有效推进
在拉卜楞寺内漫步,白塔耸立,僧舍栉比,寺院北路、南路和中路的拓宽改造、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在有序实施。作为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建成投入使用的拉卜楞游客接待中心无疑是充分宣传展示拉卜楞文化的一个窗口。
“十二五”期间,我州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州、县市文博单位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完善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对照我州现有文物办法实际,制定了《甘南州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十三五”规划》,加大相关部门协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全州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为了切实保护好、传承好藏民族文化,州县市组织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及后续工作,全州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619处。全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可移动文物摸底调查,信息录入达到72%,完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编辑工作,约14万字600张图片。委托甘肃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绘制完成了甘南州文物分布图,为全州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拉卜楞寺嘉木样行宫、弥勒佛殿、夏卜丹殿3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计划总投资3.05亿元,正在组织实施。通过落实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我州非遗保护工作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甘南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等8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河香浪节、临潭万人扯绳等38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藏族服饰、卓尼木雕等149项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8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化活动活力四射
甘南最美的季节是夏季,美丽辽阔的草原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马儿奔驰、格桑花绽放。为了全面做好文化大文章,打好旅游仗,全面快速增加农牧民收入,我州做到了“月月有节会、县县有特色、时时有惊喜、处处有看点”。成功举办了舟曲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藏乡江南舟曲民俗风情旅游楹联文化艺术节,临潭第八届洮州民俗文化节,迭部大力士中国国际公开赛暨首届安多地区则巴邀请赛、第五届腊子口红色旅游艺术节、纪念俄界会议80周年历史地位研讨会,合作市首届“欢腾香浪节·畅游香巴拉”香浪节启动仪式活动、全民健身锅庄舞联欢季活动,第二届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走进九色甘南——相约在香巴拉”《梦圆中华——唱响天籁》2015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展演比赛。2015洲际国际职业拳击争霸赛,中国碌曲第四届锅庄舞大赛暨香浪节,玛曲县第九届格萨尔赛马大会暨牦牛藏羊、藏獒评比大赛,“心中有党”——纪念长征胜利79周年第十六届中国(甘南)红色旅游电视片大赛。通过举办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宣传展示了甘南文化特色、旅游魅力,吸引八方宾朋来到甘南草原,感受世上最浓烈的人情,聆听天下最嘹亮的歌声,解读雪域最神奇的奥秘,体味高原最宁静的人生,徜徉世界最自由的户外天堂,使文化民俗体验融入旅游观光全过程。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踏着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节拍,甘南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将会继续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在“十三五”伟大征途上,热烈拥抱全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