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州政府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政府要闻
真情为民的“双语法官”
发布日期:2014-08-18 作者: 来源:甘肃日报
    藏族群众常用洁白比喻人心高洁。
  法官才让旺杰的老同事就评价他“总是带着洁白的心去办案”。
  在夏河县人民法院,既精通汉藏两门语言,又通晓法律,更熟悉民俗习惯,还能承担开庭和法律文书翻译的只有1个人,这人就是民事审判庭法官才让旺杰。这些年,才让旺杰用藏汉双语不知帮助当地多少群众解开了心结。
  今年6月,才让旺杰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最美基层法官”称号。
  一
  7月,正是夏河最美的季节。河水顺着山谷缓缓流过,牛羊悠闲地在草场上漫步。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进夏河县人民法院。
  刚一上班,一群人就冲进了民事审判办公室。见到法官,他们的争吵更加激烈,一个个面红耳赤,几乎要大打出手。
  让座、端茶,才让旺杰和同事立刻分头平息他们的怨气,在一番动情入理的劝解后,大家终于坐了下来。
  原告是一位藏族群众,他指着被告:“给我家装修的工程队跑了,搁下半拉子工程,这个装修队是他担保的,他要赔我的钱。”被告是一位回族群众,他也不示弱地争执道:“我只是担保,我凭啥给你全赔……”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
  才让旺杰在一旁听明白了:双方争执的焦点是赔偿金。他拿起电话请来了一位“专家”——在夏河县做了十多年装修生意的汉族老板王华。
  一进门,王华被让到了办公室最中间的椅子上,看到才让旺杰站在一旁,王华不安地站了起来。才让旺杰忙按住他,“你今天是我们的贵客,就要坐在这里”。
  王华仔细询问工程进展、所用材料,并和同类型工程作了比较,最终给出了合理的赔偿金额。“专家”的估价,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才让旺杰当场询问,当场调解,把法律知识分别用最通俗的两种语言讲给他们听,被告原告听懂了,不生气了。
  就这样,从下午2点一直调解到晚上8点多钟,事情解决了,双方当事人都有些过意不去,“非常满意,法官辛苦了,看我们也没请你们吃顿饭”。
  才让旺杰笑着说,“吃饭可不重要,你们和好了最重要。
  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就是56朵花,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的花开了才好看,我们生活在夏河,都在为这里的发展增光添彩,大家都应该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二
  送走了握手言和的双方当事人,“专家”王华磨蹭着留到了最后。
  王华想请才让旺杰去自己家吃饭。才让旺杰却说:“今天你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走!我请你。”王华摇摇头,叹口气说:“啥时才能让我好好谢谢你呢?”
  一年前,王华垫资承包了藏族人道吉牧家乐的装修工程。完工后,他向对方多次讨要所欠的6万多元工程款,可对方总是以没钱为由拖欠。一次他又去讨账,没想到对方暴怒,几乎要动拳头。
  万般无奈,王华寻思:“法院门虽然没进过,但咱要靠政府是不会错的。”于是他走进了法院的大门。
  接待王华的就是才让旺杰法官。
  见到黝黑壮实、待人诚恳的才让旺杰,王华心里踏实了,“才让旺杰不像法官,倒像个出主意帮忙的朋友。”
  原告王华会说的藏语不多,被告道吉仅会几句汉语,调解这起纠纷时,才让旺杰承担着翻译和法官的双重身份。他要先翻译原告的话给被告听,接着把被告的意见翻译给原告,还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解释法律规定,这些都要用汉语藏语各说一遍。
  提起这个案子,才让旺杰摸了摸额头有点不好意思,“有时说着说着就搅在一起了,就赶紧喊停,让大家喝杯水、休息一下,再来……”就这样,前前后后调解了3次,双方不再生气,意见也统一起来。
  被告道吉承认是自己不对,允诺会分期偿还欠款。道吉拍着胸膛说:“今天才让旺杰法官见证,我一定说到做到。”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自己的工程款有了着落,王华一家人感激不尽,想好好答谢旺杰法官。
  “怎么报答您呢,我请您吃饭吧!”王华说。
  “办案子就是我的责任,哪还能吃你的饭?”才让旺杰笑得诚恳。
  此后,王华成了夏河县法院的义务咨询员,遇到有关工程纠纷方面的事,他随叫随到,他总是这样劝当事人:“要相信政府呢!才让旺杰法官人公正得很,找他打官司不会错。”
  三
  美丽能干的卓玛家住甘南曲奥乡,里里外外都是她在一手操持。可丈夫多吉却不珍惜,不顾家不说,经常晚上喝醉回来把卓玛打得浑身是伤。
  日子没法过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家里调停过多次,可多吉依然我行我素。
  卓玛要离婚,多吉不同意,打她打得更狠了。
  在夏河县人民法院,卓玛哽咽着说这些时,才让旺杰一直很认真地听着。说到伤心处,卓玛说不下去了,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才让旺杰递了杯热茶到卓玛手边:“我知道你心里苦得很,慢慢说,法院就是给你讲理撑腰的地方。”他接着说,“这个事情咱先调解,他要改,就给他个机会;要不改,就起诉离婚,你看行不?”卓玛含泪答应。
  卓玛的家远在牧区,一个山头连着另一个山头。草原上不通公路,找不到当事人是常有的事。才让旺杰骑马、步行,不辞辛苦地6次上门调解。可多吉的拒不悔改还是让卓玛伤透了心。最后,依据法律,夫妻俩达成了离婚协议。
  过了冬季,当草场上一簇簇格桑花开始吐露新芽时,卓玛重新成了家,她和丈夫一起做的粮油生意红红火火。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感激地说:“旺杰法官有一颗洁白的心,没有他,就没有我现在的日子,是旺杰法官让我知道法律这么有用、这么好。”
  民事庭接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可才让旺杰认为这些小事对群众就是天大的事。他说:“群众都是没办法了才来找法院,我们把每个案件都办好,就是办成了一件件大事,这也是我个人对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团结所做的一份贡献。”
  勤于学习的才让旺杰把自己比成桥梁,“许多法律术语在藏语里没有明确对应的释义,我需要吃透汉语意思,才能准确地拆解成简单平实的藏语,所以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座桥。”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和我一样完成这份神圣的工作,草原需要我们,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我们,让我们在草原上架起更多桥梁。”(记者朱婕)

上一条:卓尼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下一条:王玺玉在引洮工程现场调研

手机扫描直接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