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特色浓郁的建筑风格、清新质朴的乡村气息,新鲜可口的农家菜肴,古老神秘的民族服饰……夏日,来到甘南,游客便会被这些美景乡风所感染。
“自镇上开发旅游后,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开农家乐一年能挣六、七万元。”冶力关镇关街村“乡村人家农家乐”老板夏福荣高兴地告诉记者。
夏福荣的妻子王桂英是自家农家乐的主厨。她是通过政府统一技能培训后上岗的,做的饭菜可口,富有农家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王桂英说:“自从开起农家乐,我就尽量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游客着想,提供贴心的服务,做出卫生健康的饭菜。有些兰州的游客,每次来都住我这儿,成了朋友。”说到这,她还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了自己做的几道特色农家小菜。
冶力关镇关街村,整洁平坦的沥青道路,花木葱茏的庭园,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小桥流水贯穿村庄,形成了冶力关景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关街村的变化是我州创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州县乡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硬件、软件建设,统一规划设计、改造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景区环境,对老旧建筑进行风貌改造,并为旅游服务行业提供项目贷款、补助扶持,同时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参观学习,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旅游相关部门制定服务行业管理制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不定期开展检查,从而提高了各大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卓尼县大峪沟景区,青山滴翠,流水成韵。碧波荡漾的洮河,苍翠茂密的林带,将大峪沟出社村环绕在原生态的自然佳境中。这个由游牧民定居形成的藏寨,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藏寨的建筑风格“外不见木、内不见土”。房屋外墙由厚厚的泥土打成,有保温透气的作用,内部全部由木头搭建,结实耐用,这种别具一格的藏式民居,在当地被称为“苫子房”。
村民旦智九去年盖起了漂亮的二层苫子楼房。望着眼前崭新的房屋和过上的好日子,旦智九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说:“以前全家靠放牧维持生活,需要的人力多,非常辛苦,而且牛羊的死损率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大峪沟景区开发旅游后,我卖掉了家里的牛羊,改行跑出租,在景区接送游客,再也不用像放牧时那样风里来雨里去了,收入还不错。”
州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曹世清介绍:“甘南旅游资源丰富,异彩纷呈,以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功能齐、特色浓和原始性、神秘性、多元性著称于世,而且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乡村特色的农村住宅建筑风貌,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我州已经发挥出了全域旅游优势,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一体的特色产业链,现在我州重点培育一条龙服务,吸引更多游客来甘南旅游。”。
在迭部县扎尕那景区采访时,业日村村民扎九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乡亲们也不再外出务工了,而是在自家门口搞起了旅游,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了。”
近年来,我州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旅游投资、消费热点,推动甘南旅游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力促甘南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全州特色旅游景点声名鹊起,旅游经济效益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全州景区有农家乐900多家,旅游商品实体店200多家,仅2015年全年旅游人数达到77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3亿元。